|
助您看懂道德经 《道德经妙解》 第二十章: 集体意识! . 书籍:高心灵基金会-空海(郭永进) 加注:星空间中文网(国际友人) . 对于这个物欲横生的世界, 世人皆醒,只有我醉了吗 . 注:(1)唯之与阿:忠言与奉承的两种为人态度。 (2)荒兮其未央:万千世态,荒唐交错,没有边际,没完没了。 (3)儽儽 [lěi lěi] 兮:不得名利,憔悴颓丧的样子 (4)沌沌[dùn dùn]:愚昧无知貌 (5)澹[dàn]: 恬静、安然的样子。 (6)飂 [liù]:.飘荡。 绝学无忧。 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 善之与恶,相去若何? 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 . 荒兮其未央哉! 众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春登台。 我独泊兮其未兆, 如婴儿之未孩。 儽儽兮若无所归。 . 众人皆有余,而我独若遗。 我愚人之心也哉!沌沌兮。 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 . 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 澹兮其若海,飂兮若无止。 众人皆有以,而我独顽且鄙。 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 . .
道德经妙解:
放下世智辩聪,单纯过顺天之道的生活,反而无忧无虑。忠言与奉承的话,差别有多大呢?善行与恶行,差别有多大呢?当立场不同,界定可能迥然不同。
世人形成的是、非、好、坏、善、恶的观念,未必正确,但不能不尊重。
万千世态,荒唐交错,没有边际,没完没了。
.
.
世人忙忙碌碌的钻营各种名利权势,追求荣华富贵,都好像很快乐。
我“老子”却淡泊那些名利,不求钻营,就像个连孩童都不是的婴儿般,与世无争。不得名利、看似像无业游民,无家可归的流浪汉。
.
从世俗眼光看,大家都很富余,我却像贫穷人家,我“老子”在这世上,就像个异类,很愚笨,很无知。
世俗的人都很才华横溢,唯独我看起来很昏庸无能。
世俗的人看起来都很精明能干,唯独我看起来很傻闷。
.
然而淡泊名利,心如大海,海纳百川。如清风飘荡,自由随行。
世人都追求成为很有成就、很有作为的人,而我“老子”却看起来像个老顽童,而且无所作为,地位低下。
所以,我与世人不同,只重视回归“道”,与天地父母合一。
.
.
|
|